为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,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,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内涵,引导学生关注心灵成长,5月19日-30日,信息工程学院(大数据学院)举办了以“心之所向,爱之所行”为主题的“5·25”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,本次活动包含“爱的寄语”明信片创作、“碎片诗歌实验室”拼贴诗创作和“爱自己的方式”10天打卡三大特色环节,吸引了学院众多学生踊跃参与。
一、笔墨传情,寄语未来
在中心校区1号楼青年之家,“爱的寄语”活动正在温馨地进行,一张张色彩绚丽、图案精巧的明信片有序陈列。同学们纷纷挑选心仪的明信片,用文字或图画表达真挚情感。有的写下“愿自己永远保持热爱”的青春誓言,有的绘制全家福寄托思念,还有的则用活泼可爱的图案,描绘出与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,将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。创作结束后,同学们怀着满心的爱意,将一张张承载着深情厚谊的明信片,用彩色夹子夹在绳子上。渐渐地,一面汇聚了无数温暖与爱意的寄语墙呈现在眼前,形成了一道温暖的校园风景线。同学们纷纷表示:“这个环节让我们学会了表达情感,更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。”
二、创意拼贴,诗意表达
“碎片诗歌实验室”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。同学们以“爱自己”为主题,运用旧书报、彩笔、贴画等材料,在彩色卡纸上进行创意拼贴。有的同学通过撕碎的报纸拼接出完整的心形,寓意“接纳不完美的自己”;有的同学则拼出一首爱自己的诗歌,这些作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心理感悟。经过评审,最终评选出5份最具创意的作品并颁发院级奖状。
三、十日相伴,悦纳自我
“爱自己的方式”10天打卡活动持续引发参与热潮。活动设置六大主题方向:从关注健康的“微小确幸”到记录情绪的“心情日记”;从整理数字空间的“断舍离”到增强自信的“夸夸实验”;再到促进身心平衡的“运动塑心”和“学习打卡”。参与同学纷纷表示,这个活动帮助他们养成了关爱自己的好习惯。
信息工程学院(大数据学院)本次系列活动以“5·25”心理健康月为契机,通过多元化的形式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,引导同学们认识自我、接纳自我,收获自信与友谊。相信通过本次活动,“我爱我”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同学们心中,他们将带着这份对自己的爱与认可,勇敢地迈向未来的每一天,让自己的光芒持续闪耀在成长的道路上。
文字/图片:陈光云、林树森
校稿:法思宇
一审:张娇
二审:陈昊
终审:朱淼